橡膠有未硫化橡膠(以下稱膠料)和硫化橡膠(以下稱制品)之分,橡膠噴霜就包括膠料表面噴霜和制品表面噴霜。噴霜是液體或固體配合劑由橡膠內部遷移到橡膠表面的現象。橡膠內部配合劑析出,就形成了噴霜。
橡膠制品表面出現水柱吐霜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醇類用量過大造成的,尤其是二甘醇DEG;因為DEG具有強烈的吸濕副作用。當配方中DEG用量過大時,就會吸濕,夏天或者梅雨季節更明顯。所以在夏季出現種類情況較多。
噴霜形式
對橡膠噴霜的形式歸納起來,大體分為三種。即噴粉、噴蠟、噴油(也稱滲出)。
噴粉是硫化劑、促進劑、活性劑、防老劑、填充劑等粉狀配合劑析出在橡膠表面,而形成一層粉狀物。
噴蠟是石蠟、地蠟等蠟狀物析出在橡膠表面,而形成一層蠟膜。
噴油是軟化劑、增粘劑、潤滑劑、增塑劑等液態配合劑析出在橡膠表面,而形成一層油狀物。
噴霜原因
在實踐中,橡膠表面噴霜的形式有時是以一種形式出現,有時卻是以兩種或三種形式同時出現。 配方設計不當:
飽和噴出:常見于硫磺、促進劑、活性劑、防老劑等
遷移噴出:常見于加工助劑、遷移性防老劑、抗靜電劑等
生成噴出:常見于硫磺硫化體系中促進劑并用反應生成物
反應滯留:常見于有機過氧化物硫化體系低分子物質過量
應力噴出:常見于無機填料:如碳酸鈣。工藝操作不當,混煉不均造成分不良,局部超過飽和度。
煉膠溫度過高,使配合劑局部過量,稱量不準確(多稱,少稱,漏稱,錯稱)
硫化溫度過高,高分子降解造成噴霜。
硫化溫度過低,造成反應不完而發生的欠硫噴霜。
硫化時間不夠,造成欠硫噴霜
噴灑的脫模劑或洗模水操作不當,造成橡膠表面發白現象。